|
|
 |
公司新闻 |
|
|
您所在位置: 首页 > 新闻中心 > 公司新闻 |
|
渣浆泵节能技术政策大纲(十二) |
发布时间:
点击次数: |
十、重视建筑节能
到2000年,建筑耗能(包括采暖、空调、降温、家用电器、照明、炊事、热水供应等所使用的能源)将增到1.79亿吨标准煤,占全国能源消费量的13.6%。今后,建筑节能应首先保证和改善建筑质量和室内热环境,实现采暖区冬季室温达到18℃的要求,争取城镇建筑夏季室温低于30℃,与此同时,寒冷地区新建采暖居住建筑要全面执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,与80年代初通用住宅设计相比,节能率不低于30%。到2000年要求执行新建采暖公共建筑新节能标准,节能率达到50%。对集中供热的民用建筑,安装热表及有关调节设备,按表计量收费,1998年开始推广,2000年在重点城市成片推广,对现有采暖和空调建筑,有计划地分批进行节能改造。乡村建筑推广节能示范工程。
10.1 重视建筑节能设计,强制执行有关建筑节能技术标准,在保证室内热环境及卫生标准的前提下,做好建筑采暖、空调系统以及采光照明系统节能设计,考虑厨房、沐浴间的通风条件,预留排烟道口,提高建筑物的保温、隔热性能,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的能力,确保单位建筑面积能耗达标。
10.2 积极推广使用新型建筑材料。大幅度减少使用实心粘土砖,积极采用能耗低的空心粘土砖、空心砌块、粉煤灰制品、加气混凝土。积极开发、利用发泡聚本乙烯、岩棉、玻璃棉、膨胀珍珠岩及各种高效保温材料。
10.3 改革传统外墙和屋面,因地制宜地推广保温性能好的围护结构,发展节能型墙体和屋面,重点推广外保温墙体,采用合理的窗墙比及建筑体型。大力推广节能型门窗、门窗密封条及热反射保温隔热窗帘等。提高建筑物保温、隔热和气密性能。
10.4 加强建筑节能标准化工作。加速制订各项建筑节能标准,逐步配套成为系列,其中包括室内热环境标准、能耗定额标准等基本标准,民用建筑采暖能耗检测、空调能耗等通用检测方法标准,空调制冷机房运行等管理标准以及新建采暖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,已建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改造设计和各类公共建筑节能设计等标准。
10.5 优先采用节能型采暖、空调设备及采光照明系统。加强管道保温,改善供热(冷)系统的水力平衡,提高其运行效率和自动化程度,充分利用自然光,积极发展高效、长寿节能光源和灯具。
10.6 在建筑住宅的供热管网设计中,以按户收费为原则进行合理设计。对新建建筑逐步采用双管系统,要求在采暖系统中安装温控阀和热量计。综合利用供热(供冷)和民用热水管路。
10.7 加强建筑节能科学技术攻关,开展多学科综合研究,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建筑节能技术体系。
10.8 近期着重研究保温节能门窗、门窗密封技术、外保温墙体成套技术、内保温墙体的墙面防开裂以及热桥和结露处理技术、屋面高效保温防水隔热技术、用户可自行调节的按实耗热量计量的仪表及采暖系统、供热制冷系统运行调节及水力动态平衡技术、被动式太阳房和沼气应用等技术,组织节能建筑和节能住宅小区示范试点。
10.9 积极开展对现有建筑的节能改造,加强用能的组织管理,改进运行维护,以降低能耗。
|
|
|